跳到主要內容區

Top

         台灣四面環海,陸地資源十分有限,社會變遷與經濟發展均與海洋息息相關;因此,如何充份永續利用海洋資源與生態保育,是政府與民眾十分關切的議題。此外,台灣南部地區是我國漁業及養殖業密集區域,也是石化工業重地,長期以來對海洋環境的衝擊與污染,在環保意識抬頭下.我們生存所在的海洋環境更是受到大眾關注。

        國立中山大學  (以下簡成本校) 位處於台灣高雄市西子灣風景區,校園依山傍海,環境幽雅,又緊鄰都會區,各式交通便利。本校因地利之便,學研發展方向配合國家政策,因此,於民國72年設立海洋資源學系(以下簡稱本系),積極從事海洋科學與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等教學,並兼顧生態保育與永續經營理念傳承。爾後,於民國80年及85年分別成立研究所碩士班及博士班,以培育海洋科學研究、應用與開發之專門人才,提升國內海洋科學學術及相關產業競爭能力。然而,由於現代科技進步快速,知識分工愈趨細緻,因此本系於民國94年更名為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重整本系教學發展方向為以海洋生物為基礎,並利用現代生物科技與化學了解海洋生物的生命奧秘,進而開發海洋生物資源在未來生技、製藥產業、生物保育的應用。

本系112學年度招生大學部40名,碩士班27名,博士班3名。

  

本系大學部教育目標在於建立學生海洋生命科學基礎素養,強化海洋生物專業學識的訓練及獨立研究能力的養成,以培育海洋生物科技、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及海洋生態保育之專門人才,並提升國內相關學術及產業的競爭能力。

本系大學部教學重點包括:

(1)基礎海洋科學訓練

(2)海洋生物科技訓練

(3)海洋生物資源開發與保育等三方面。

基礎海洋科學訓練上,加強基礎科學教育、並提供海洋相關課程,強化學生對海洋科學的認識,以引導學生將來有足夠的基礎實力進入海洋生物科技、資源探尋及開發之專業領域。

海洋生物科技訓練方面,以海洋科學為基礎,配合現代生物科技之教學及實作過程,提供完整且具特色之專業生物科技訓練,培育具備海洋生物基礎能力及應用現代生物科技素養之學生,增強從事研究、深造或服務生技相關產業之競爭力。

海洋生物資源開發與保育方面,除涵蓋海洋生物及海洋化學等基本研究,本系提供學生學習分子生物技術及尖端化學等知識,加強海洋生物多樣性認識與海洋天然物資源的研究,評估人為活動對海洋生物個體/整體生態系統的影響與其中海洋生物資源的衝擊,協助海洋生物資源的保育及管理,防止此生物資源的過度開發,俾使兼具經濟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育平衡並重。

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教育目標:

1. 具備海洋生物科技領域所需之生物與化學等基礎專業知識。

2. 具備生命科學的實驗操作技巧及使用相關儀器之能力。

3. 具備科學表達能力,利用數理運算及統計能力,適當地分析實驗數據及呈現結果。

4. 具備生物科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等知識,並能以跨領域的思維,來探討海洋資源之永續利用。

 

據此本系畢業生除了達到本校所規範的知能外,亦希望他們專業能力也須能夠達到下列指標:

A. 運用海洋生技或資源知識的能力

B. 設計實驗之能力

C. 執行實驗所需技術、技巧及使用工具之能力

D. 分析與解釋數據的能力 (書面撰寫及口頭表達的能力)

E. 有效溝通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F. 發掘、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G. 認識時事議題,瞭解環境、社會及全球的變化,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H. 理解專業倫理及社會責任


 

 

 

碩博士班教育目標為使學生深耕生物技術專業在海洋生物生態研究與資源永續利用或海洋天然物生醫開發與海洋化學分析領域的學識及研發能力,培養其成為符合社會需要的中堅人才。

碩博士班發展方向分成三組招收研究生:

甲組-分子生物及生理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海洋生物生理、海洋微生物、生物技術應用等;

乙組生物資源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海洋生物多樣性與保育、海洋分子生態學、海洋底棲生物生態、海洋生態環境評估等;

丙組海洋化學及天然物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海洋天然物化學、海洋化學環境資源等領域。

  

        本系教師積極參與執行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內相關領域之研究,在教學研究上與海洋生物博物館、高雄醫學大學、及環境科技產業等進行策略聯盟,共同合作進行海洋生物及分子資料庫之建立、海洋天然物萃取純化、結構鑑定、生物活性測試、和藥物作用機轉、及海域生態環境監測等研究,此結合海洋科學與生醫科技之特色,研究成效表現卓越,甚具藍海競爭優勢。

  

         本系學生活動有迎新大露營,針對國中小學生教育的海底小游龍、高中生教育的海生營、校內科系介紹的海資週及海洋生物標本館展示,以及暑假期間舉辦的南海岸生態研習隊。學生學術性活動有大學部畢業展與研究所哥倫布學術壁報論文競賽等,將系上各實驗室的研究成果一起展現於一樓川堂。